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“牛经济”为乡村振兴注入“牛动力” 牛经济app

  中新网甘肃新闻12月10日电 (王璟)念好“养牛经”,做强“牛经济&r…

  中新网甘肃新闻12月10日电 (王璟)念好“养牛经”,做强“牛经济”,让“牛养殖”变成“牛产业”。作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,近年来,武威市凉州区把肉牛产业作为全区特色产业的首位产业来抓,大力推进肉牛养殖、屠宰、加工、储藏、销售全产业链建设,促进全区产业高质量提高。预计2024年全区牛存栏57万头,牛肉产量3.26万吨。

图为凉州区的肉牛产业蓬勃提高。王璟 摄

  走进位于凉州区长城镇的姑臧牧业建设现场,工大众正在搭建新型钢架仓储用房,配合机械整理晾晒玉米。

  姑臧牧业千头肉牛养殖基地,充分利用沿沙区良好的养殖资源,集“种植、饲草料加工、肉牛养殖”为一体,采取“公司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总投资约3100万元,修建标准化牛舍5栋10800平方米。项目建成以后,不仅可以解决周边农户分散养殖带来的管理难题,还通过规模化、标准化养殖,提升了肉牛养殖的效益。年可出栏肉牛1000头,农户可增收120万元,户均可增收1.2万元。

  凉州区长城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张志富说:“2024年长城镇通过招商引资,引进姑臧牧业,卓然牧业,丝路鸿飞等养殖企业落户我镇,结合长城镇地域优势,大力提高草食畜牧业产业。目前,全镇牛存栏2万余头。”

姑臧牧业建设现场。王璟 摄

  凉州区永昌镇同样在肉牛产业上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依托资源禀赋和群众养牛的优势基础,永昌镇把肉牛产业作为促进乡村振兴、实现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。2024年成立的武威学红农牧有限公司,主要以养殖优质“凉州黄白花”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为主,公司运营后逐步形成养殖、育肥、销售、青贮草收购销售为一体的养殖、销售一条龙体系,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成本。

  “我们场总面积是20000平方米,目前修了两座规模化养殖棚,现在存栏肉牛300多头,规划在2025年再修两栋规模化养殖棚。”武威学红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学红说。

  在肉牛产业的提高上,凉州区永昌镇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,让牛产业提高劲头十足。2024年全镇新建养殖场1.8万平方米,累计建成养殖场440个61万平方米,建成规模以上养殖场29个。

养殖户正在查看肉牛长势。王璟 摄

  凉州区抢抓乡村振兴和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的机遇,立足产业提高基础和养殖传统优势,加快肉牛产业结构调整,重点打造母牛繁育、肉牛育肥和特色肉牛养殖三大核心区。探索养殖模式,采取“政府投资建场,企业带牛入园”方式,建成邓马营湖万头肉牛和张义镇千头肉牛养殖产业园,带动肉牛产业规模化提高。累计建成肉牛规模养殖场154个,规模养殖户3689户。全区建成城西肉牛合作社和金绿源农业公司种牛场2个、黄牛冻配点188个,形成了区有供精中心、镇有服务站、村有冻配点的服务体系,年完成授配母牛20万头,肉牛良种化程度达99%。建成肉牛屠宰加工企业5家,年屠宰加工能力达17万头。积极引进泰昆、新希望等饲料企业,全区饲料加工企业达35家,年设计产能达300万吨。培育“顶牛”等甘味牛肉产品5个,“凉州黄白花牛”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助推肉牛产业高质量提高。(完)

来源:中新网甘肃

版权声明

您可能感兴趣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