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2日,初冬的霏霏冷雨笼罩着资兴市州门司镇燕窝村。这个数月前遭受洪灾重创的村庄在斜风湿雨中显得格外静谧。
虽然有些寒冷,但马路沿线的褐色土地上,挖机轰鸣,20多位村民正俯身弯腰抢种补种油菜。他们身后成片的绿意迎着风蓬勃生长。
燕窝村村民抢种补种油菜
“眼前这片整齐划一的土地大约100亩,是驻村帮扶队组织村民一点点‘救’出来的。”村民樊贵雄说,燕窝村原本有耕地1200多亩,90%的耕地在“格美”台风中毁于一旦,“垮塌的山体、奔腾的泥石流将我们的土地掩埋,满目疮痍。”
土地承载着农民的生活希望,是农民的“命根子”。
灾情发生后,省农业农村厅和郴州、资兴农业农村部门迅速联合组建农业恢复生产组奔赴灾区一线,一边开展防汛救灾指导,一边核查受灾情况,为灾后复耕复产复种提供技术和物资支持。
9月,对口支援燕窝村的湖南省公安厅也派来了职业组和支援队,依据农业专家建议开始抢救土地、复耕复种。
挖掘机推平在洪灾中受损的耕地
“7台挖掘机24小时不间断作业,先对马路沿线的受损耕地进行清淤、推平,接着组织村民仔细清理残根断枝、瓦砾碎石。”支援队副队长赵华红告诉记者,经过全面摸底勘察,燕窝村能够恢复的耕地大约600亩,目前已经复耕300余亩。
“为了便于以后规模化、机械化种植,我们将原来的小田垄成大田,同时请农业种植专家对土地肥力进行评估,提出复种建议,指导村民秋冬种植油菜、夏季种植水稻。”
州门司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种植业站长欧晓龙说,为鼓励村民积极复耕复产,油菜种子和化肥由政府统一采购、发放,并按照规模种植200元/亩、零散种植100元/亩给予补贴。“村民以工代赈还能拿到80元/天的工资。”
燕窝村受灾时与复耕后对比图
“我每天都积极报名参加劳作,有事做、有收入,生活就有希望。”村民樊贵雄坦言。
在鸭公垅村的资兴市东江生态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,负责人黄永相正同社员一起和水泥、砌砖头,修复加固养殖场的粪污处理池。
在“格美”台风中,黄永相的养殖场基础设施严重受损,全封闭式智能化鸡舍部分坍塌,2台发电机被洪水冲走,3万余羽蛋鸡窒息而亡,损失超300万元。
“特别感谢省农业农村厅和郴州、资兴两级农业农村部门,第一时刻协调政府给养殖场通上了水、路、电,帮助指导我们开展生产自救,从规范病死动物处理到强化动物疫病监测防治,从全面落实消毒措施到协调银行授信贷款,事无巨细。”黄永相双目如炬、浑身充满干劲。他说,在畜牧专家的指导下,他的养殖场先后进行了5轮全面彻底的消毒。11月4日,农商银行300多万元的贷款一到账,他就重新购买了3.2万羽鸡崽,从头再来。
?并非孤立。在湖南良美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桥口养殖基地,洪灾中受损的280口网箱已经修缮完毕,工大众正在进行清理扫尾职业。
良美渔业受灾时与复产后对比图
这家湘南地区最大的冷水鱼环保网箱养殖基地,在“格美”台风中基础设施严重受损,大量鱼类被冲走,损失高达4000万余元,企业遭受重创。
“省市农业农村部门深入灾情现场,按照‘一企一策’帮扶方针,给我们量身定制了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方案,协助我们打捞回收桶1000余个、鱼20余万斤,给了我们喘气的机会。同时也给我们争取到了渔业救灾资金和高质量提高项目资金,帮助我们渡过难关。”公司总经理吴元建心怀感激地表示,目前基地设施已经恢复到70%,接下来公司将重新购进鱼苗、饲料,力争2025年恢复到从前的样子。
积极争取中央、省级资金支持,专业骨干下沉一线,农业专家现场勘察、技术指导,强化政策扶持……资兴灾区的种植业、畜牧业、渔业和高标准农田的恢复重建正在有力有序地推进。
截至11月16日,在农业体系的指导帮扶下,资兴市油菜播栽面积累计12.88万亩,完成改种补种农作物3.9万亩,创建灾后改种补种油菜样板现场21个、改种蔬菜示范样板现场5个、改种绿肥样板现场7个,面积1250亩;生猪新填栏2.0万头,34家养殖场完成粪污设施修复,9个损毁严重的渔业基地养殖设施恢复;46个受灾严重村恢复损毁农田1864亩、疏浚渠道32280米、恢复机耕道路169950米;6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库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报入库职业。
这片历经劫难的土地,正慢慢升腾出新的希望,终将涅槃重生。
来源:湖南省农业农村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