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向规模化专业化路线提高。
养鸡业形势的变化迫使占我国鲜蛋生产量 90 %以上的简陋粗放的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方式正走入死胡同,而代之以新模式。旧模式走入死胡同的缘故有五:一是疫病的困扰。多年来的操作证明,凡采用这种模式的养殖户一旦发生疫情往往是整村整乡整区域发病,极少逃脱。反复折腾,养殖户损失巨大。二是养鸡业迅猛提高,产量增加,鲜蛋价格下降,反过来造成生产者利润下降,养鸡者越来越多,越多越不挣钱。三是我国近几年经济提高迅速,农民就业门路拓宽,挣钱渠道增加,从事养鸡业风险大,挣钱少,不如打工或从事其它职业赚钱。四是从事养鸡的难度增大,要求从业者素质不断提高,既要懂技术又要会管理,还要会经营,这些恰恰是从业者缺乏的。五是只要维持生产,旧养殖场就迫切需要改造升级,这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农民本身无钱又缺乏融资渠道,只能选择从事其它行业。
在旧模式走入死胡同的同时,一种新的养鸡模式正悄然兴起。一是新进入者。一些从事其它行业挣了钱的人,看好中央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而投资蛋鸡业。这些人一般挟巨资进入,从开始建场就标准高,规划合理,投资一步到位,一起步就是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存栏。他们缺乏的是懂行、懂经营、会管理的人才和各类技术人才。二是行业中的佼佼者。在市场的风浪中历经磨砺,被操作证明了的成功者们,正逐渐扩大规模,由一两千提高到三五千只乃至三五万只。这些人既懂行、懂经营管理、懂技术是行业的未来。三是以小规模大群体为主要特点的旧模式的改造。这些养鸡专业户专业村,正逐渐减少户数,降低密度,有的向村外转移,有的向不养鸡的新地方转移,生存下来的户稳步扩大规模。此模式以河北的石家庄为代表。
二、市场呈区域化提高。
2005 年 11 月以来全国暴发的禽流感对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,影响是深远的,加速了蛋鸡行业的市场调整步伐,即全国性的鲜蛋运销大市场逐渐弱化而代之以区域性运销市场。
表现在原来的蛋鸡大省河北、山东、辽宁等省的蛋鸡存栏量急剧减少,原来这些省的鲜蛋几乎覆盖全国,形成南北大运销,物品大贩运的全国鲜蛋市场。上述省蛋鸡存栏减少的缘故是近七八年以来蛋鸡养殖呈全国性提高,许多省蛋鸡养殖快速提高起来,鲜蛋能够自足甚至外运。伴随蛋鸡业的竞争加剧,利润趋薄,和消费者对鲜蛋新鲜度等质量的苛求,促使鲜蛋就近生产,就近销售,从而形成国内几许区域市场。一是云南、贵州、四川区域,以四省生产为主,几省之间相互调济,基本截断河北等省的鲜蛋。二是江苏长三角区域,以江苏为主产区,还有少部分鲁南生产。三是湖北、湖南、河南区域,以河南生产为主。四是西北自产自销区域,包括新疆、青海、甘肃、宁夏、陕西、山西诸省。五是东北自产自销区,辽宁省除外。六是华北区域,这一区域山东、内蒙以自产自销为主。河北和辽宁相似,除满足本省及京津市场外,还部分销往广东、广西市场,而且外销量在逐步压缩,省外市场份额在逐渐减少。今后区域禽蛋购销市场将替代全国大市场。
三、整个蛋鸡行业加速整合洗牌。
以蛋鸡行业的龙头种鸡业为代表,呈现出明显的整合洗牌经过。祖代场、父母代场、孵化场数量大量减少,大浪淘沙生存下来的愈来愈大,进一步提高壮大。而且以行业领头雁为代表,大的种禽企业之间合作共赢共同提高的主旋律,正在代替过去两败俱伤,恶性竞争的不理性的竞争。各种合作论坛的举办加速了这一进程,今年以来先后有华牧海兰公司举办的技术论坛、峪口公司举办的论坛、四川圣迪乐公司举办的论坛等。在种鸡企业身上发生的这些现象也将成为鲜蛋企业提高的路线。
四、技术升级成为突破行业提高瓶颈的关键点。
行业利润的下降,疫病的困扰使养殖者生存压力增大,迫切需要降低风险,降低生产成本,目前最切实的办法是防制发生疫病,提高生产指标。为此迫切需要蛋鸡生产者走技术升级的路子,即合理规划生产场,实行“全进全出制”,种鸡尽量施行“网上平养新工艺”;对旧设施和旧设备进行技改和更新,尽力提高自动化程度,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影响干扰;最好采用“采光式密闭鸡舍”减少外界环境对鸡群的应激。倡导商品蛋鸡饲养按阶段进行社会化分工,即分成专门的育雏场、育成场和成鸡场,有条件的场逐步实现全进全出制。细分饲养阶段,每阶段采用不同的全价饲料,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报酬,降低饲料成本。
五、积极探索建立养鸡生产者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,将自己的产品直接到市场销售,减少中间环节,增加养殖利润。